益生菌:定植于人体肠道、生殖系统内等细菌、真菌
主要有:拟杆菌、乳酸杆菌、梭杆菌、双歧杆菌
放线菌、酵母菌等 大多是厌氧菌!
肠道微生物益生菌:
‘代谢:菌群发酵不易消化的食物残渣、释放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K。还有消化有害化合物、发酵不易消化的的物质,产生能量。
如果消化不良,容易使有害菌生长,诱发肠易激惹综合征、腹胀、腹泻、过敏等。有益菌产生各种酸,如丁酸,是消化道上皮细胞能量来源,乳杆菌分解乳制品中乳糖(对乳糖不耐症有帮助)、蛋白质、脂肪等。益生菌发酵肠道的纤维素、产生各种有机酸,适当保持肠道酸性,就不适合真菌、寄生虫等生长。益生菌产生过氧化氢,抵抗有害菌生长。与假丝酵母菌竞争食物,抑制其生长。
营养:由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控制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(防止肿瘤生长)
保护:帮助形成菌膜物理屏障效应,防止潜在致病微生物入侵
刺激免疫反应、抗菌作用。
常用益生菌的作用:
1嗜酸乳杆菌应用最广泛,是小肠与结肠上部、口腔和阴道中自然生长的细菌。可以增强乳糖的消化,抑制致病菌生长、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。
2乳酸双歧杆菌与嗜乳酸杆菌一样的功能,也是大小肠的天然细菌,能合成各种有机酸、合成B族维生素。与病原菌竞争植入位点,来抑制病原菌。但随年龄的增高肠内这种益生菌会慢慢减少。
3长双歧杆菌生长在结肠。
乳双歧杆菌与长双歧杆菌可以与坏菌竞争位点而抑制致病菌生长、防止他们定植胃肠道。
并且也能产生有机酸来抑制不良细菌,也能产生B族维生素。
4婴儿双歧杆菌,产生B族维生素、产生乳酸与各种有机酸,减低肠道pH值。促进婴儿体重增加。
5保加利亚乳杆菌,不是常驻菌株,能产生有机酸,产生乳糖酶来帮助乳糖的消化。
6嗜热链球菌,也是非常驻菌株,可以发酵膳食纤维中的碳水化合物,产生乳酸,抑制有害菌生长,也可以帮助乳糖的消化。
L嗜乳酸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,4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!
益生菌补充适合潜在的健康适应症:
1旅行者腹泻(传染性腹泻)
2肠易激综合征IBS、过敏
3便秘、细菌性生态失衡
4螅室炎
5胃肠胀气、消化不良、肠漏
6腹腔疾病
7念珠菌感染、寄生虫感染
纠正消化道菌群紊乱,抗生素使用后
消化功能
抗微生物剂
抗念珠菌
我们的饮食决定哪些细菌菌种或菌株能在我们的肠道里繁衍,这影响了我们第二基因组的组成,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。
菌群失调在消化道或皮肤上表现最突出。但也会发生在其他的暴露表面或黏膜处,如:阴道、肺、鼻腔、鼻窦、耳朵、指甲或眼睛等。
菌群失调原因:悲伤、压力(影响乳酸杆菌、双歧杆菌)、恐惧(儿茶酚胺过度分泌,会使G-性菌生长,耶尔森氏菌、假单胞菌属生长,)愤怒或恐惧会增加脆弱类、类拟杆菌数量。
使用广谱抗生素、使用PPI、抑酸剂、慢性消化不良,慢性便秘、低纤维或高脂肪或简单碳水化合物饮食。
菌群失调可以
1、引发消化系统:胆结石、结肠癌、肝性脑病、肠易激惹综合征-IBS、炎症性肠病-IBD、FMF、胃癌与淋巴瘤、艰难梭菌感染。
2、引发全身:关节炎、哮喘、自闭症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慢性疲劳、糖尿病、湿疹、脂肪肝、纤维肌瘤、高胆固醇血症、ITP、代谢综合征、情绪障碍、多发性硬化症、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、肥胖症、草酸肾结石、帕金森病。
肠道菌群检测:
粪便培养/PCR/代谢产物。
EIA粪便抗原检测:幽门螺旋杆菌、梭状芽孢杆菌、阿米巴、贾第虫鞭毛属、隐孢子虫属
呼吸测试:SIBO(小肠细菌过度生长)、幽门螺杆菌。
EGD(食管胃分离术)与空肠抽吸术:真菌、SIBO、
尿有机酸:阿拉伯糖醇、马尿酸
对治疗反应:
客观指标,如ESR、CRP--血沉、C反应蛋白
主观指标,如MSQ问卷
益生菌偏低原因:
抗生素使用 腹泻 饮食不均衡
症状为,肠易激惹综合征、食物不耐受、增加了条件致病菌感染风险。
对偏低的治疗,根据症状补充益生菌10-450亿CFU,1-5X/天。根据GI检测结果,调整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剂量或比例。
遵循专业指导补充益生元:车前草、麦麸、低聚果糖、低聚木糖、菊粉、β葡聚糖、阿拉伯伴乳聚糖。
如果乳酸杆菌很高,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,增加新鲜蔬菜摄入,但高纤维食物摄入会增加病人症状。
益生菌偏高的原因:
便秘、生态失调、饮食不均、消化吸收不良、
食物不耐受。
使用适当的益生菌或抗生素,平衡菌群。
乳酸杆菌高(尿液中的D-乳酸):限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。高纤维食物会增加病人的症状。D-乳酸脑病,有必要短程使用抗生素对抗乳酸菌。
梭状芽孢杆菌高:补充鲍氏酵母菌
抗菌药也可以用植物的
解决其他胃肠道异常指标
评估食物敏感
D-乳酸脑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