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B12、钴胺素、qin'g
含钴的类咕啉化合物,水溶性,唯一含有金属的维生素,遇热,日光、还原剂都会被破坏。
人类代谢中具有辅酶活性的两种钴胺素:甲基钴胺素与5-脱氧腺嘌呤氧化酶B12(辅酶B12)
在体内,以两种辅酶的形式发挥生理作用,参与蛋氨酸的合成,蛋氨酸是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甲基供体之一。缺少B12,容易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,
以辅酶B12形式参与脂肪酸代谢,脱氧腺苷,参与甲基丙二酸向琥珀酸转化反应,在此代谢过程中,奇数碳脂肪酸--经---氧化,最后产生丙酰辅酶A,再经羧化消旋后,
生成L甲基丙二酰辅酶A-进一步氧化-琥珀酰辅酶A(互相转化)。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与参与血红素合成。
当维生素B12缺乏时,甲基丙二酰辅酶变位酶的功能受损,其将通过非B12依赖性,丙二酰辅酶水解酶的作用,转化成甲基丙二酸,再转化成未知的代谢。当维生素B12缺乏时,血清中的甲基丙二酰辅酶、与水解产生了甲基丙二酸,a-甲基柠檬酸、均升高。尿中甲基丙二酸排出量增多,并且,丙二酰辅酶不能顺利降解,可能会合成奇数碳、或支链的非正常的脂肪酸,参与到神经组织中引起神经损害。
吸收:很复杂,先与IF结合,每日与IF结合,被回肠B12-IF受体吸收的最大膳食摄入量约5ug。胃酸不足、胰蛋白酶不足、回肠疾病,均可影响吸收。未能与IF结合的被粪便排出。
代谢:以5-脱氧腺苷钴胺素的形式,肝储存量2-3mg,每日丢失约0.1%(1.2-2.55ug)主要从尿排出,部分从胆汁排出,并进入肝肠循环,一半被重吸收。血浆中的主要形式是甲基钴胺素。如果食物中没有B12,体内的储存量可最长满足大约6年的需要。B12的转运蛋白,转钴胺素II合成减少,也会减少B12的转运与利用。
B12每天补充剂量:
100-1000ug
食物来源:肉类、动物内脏、鱼、贝类、蛋、乳制品含少量等
14岁以上,每日摄入量为2.4ug,孕妇需要量,增加2.8ug
目前没有B12中毒报道,每日最高剂量3000ug。当高剂量补充B12时可能消耗其他维生素B族,因此要同时补复合B
检测:红细胞体积增大、可能同时缺少叶酸。
尿有机酸检测,尿甲基丙二酸升高!叶酸缺乏时尿甲基丙二酸不会升高。
B12缺乏的原因:萎缩性胃炎、老年人、长期严格素食者、肠菌纹理、抗纯容蛋白--升高。
治疗:每天不1000-5000ug
必要时肌注疗效更快